長照2.0的出路就像家屬境遇:難以期待,沒有希望

一般需要長照家屬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究竟要找外籍看護還是「寄望」政府的長照2.0乃至N.0,在打了1966長照專線,研究了許多資料、接受衛生局派人鑑定失能等級、還有個案管理師到家裡擬定長照計畫後,我相信如果環境許可,請外籍看護應該是許多人心中的首選,因為現在政府的長照政策仍然是「弱弱相殘」的無間地獄,尤其跟個案管理師交談後更有這個感覺,以下就是我的感想。

衛生局專門鑑定我母親為失能第八級後,長照的A級單位派人到家來詢問需求,何謂A級單位?根據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長期照護服務網介紹,取名為ABC是為了讓大家簡單記,ABC各級服務單位角色說明如下:

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

為失能者擬定照顧服務計畫及連結或提供長照服務。

B級單位(複合型服務中心)

專責提供長照服務,如:照顧及專業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交通接送、餐飲服務、輔具服務、喘息服務等。

C級單位(巷弄長照站)

提供基本服務(社會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若具有量能的單位(簡稱C+)可再提供喘息服務(臨時托顧)。

來我家的這個A級單位就是我在「連衛福部官員親屬也搞不懂的長照2.0問題在哪?」提到衛生局專員詢問我要找哪間機構來協助規劃長照計畫的單位,當時我挑了「比較大且離家近的那家醫院」附屬的機構,沒想到這也附隨了許多問題。

在我跟A級單位的個案管理師商談時,雖然我之前已經先自行研究過了,但還是再聽他怎麼介紹長照2.0,這位個案管理師在這個機構已經待了一年多,在我們之後的下一個個案是晚上,雖然他們可能是週休二日,但他們工作相當忙碌,要很晚才能下班。

我挑了「比較大且離家近的那家醫院」的好處是「名氣大」,但對個案管理師的壞處則是很多人「心同此理」也會這樣挑,所以大家「首選」就是他們,因此,他們個案的量就非常多。個案管理師說他們單位是大型的,所以目前編制人員為三人,但實際上只有兩人,所以假設原本每人每月案量為200人,三人案量分到兩個人身上,那時間怎麼夠用呢?

還有個問題是,個案管理師除此之外的「份內工作」還包括到C級單位(巷弄長照站)去,C級單位所謂的「提供基本服務(社會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對他們來說就是「帶團康、做活動」,這也太過辛勞了吧,難怪缺額了。

長照服務同意書 筆者攝
長照服務同意書 筆者攝
給付支付價格自付額  筆者攝
給付支付價格自付額 筆者攝

我之前認識一位在私人機構服務的朋友也是做類似工作,經常要去「帶活動」,由於她在的地方是偏鄕,後來某次她跟主管吵架一怒之下辭職,我還在想她也未免太有guts,敢說不幹就不幹,難道不怕中年失業嗎?聽了這位個案管理師所言,才知道他們這類工作是永遠填不滿的坑,人力是永遠不夠的。

幫我的這位個案管理師是社工系畢業,之前已有十幾年經驗,他說社工系就業率是百分之百,但壓力其實很大,他尤其不能接受當家暴社工,因為他看到受虐婦女或孩童會受不了,會充滿負面情緒,回家如何去面對家人?而且家暴事件或社工介入的個案從來都不是單一原因所導致,家暴可能因為是長期失業或長照,社工可能要去協助就業,對受暴者要安置,要協助申請保護令又還要不斷追蹤,而家暴事件從來都不是在固定時間發生,三更半夜他也可能要「出動」,難怪社工離職率這麼高。

回到正題,在規劃我們的需求時,其實居家照顧服務員(以下稱居服員)所做十分有限,在每項服務都要錢的的前提下,如果你選擇的項目太少錢太少項,根本沒有居服員想來,因為居服員的工作型態就是到處跑個案接case,自己騎車跑一趟才賺一點錢,你想他們會願意嗎?

但是,如果案主一選就太多項,要讓居服員在這「做好做滿」,說不定一弄就好幾個小時,他也不能去投資報酬率更高的地方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就明白偏鄕的長照2.0利用率極低的原因了,因為居服員千里迢迢跑來跑去只能賺蠅頭小利,誰願意做呢?何況假設某項目「定價」是300元,但他實拿可能只有部分或一半,怎麼划算?雖然全職居服員平均月薪已從106年的2萬9000元至3萬元增加到3萬8498元,但在缺乏未來性的情況下,他們如果「跑單幫」到醫院去當看護,一個月也是有六、七萬的收入,難怪賴清德院長說他們是「做功德」。

因此,只要目前長照2.0的政策不改,偏鄕長照照顧及專業服務的部分就必然失敗,更有「復康巴士 開不進偏鄉」之嘆。

另一個問題是居服員也是「週休二日」,對家屬來說,原本每日廿四小時的照顧在獲得政府長照2.0「德政」介入下,每天可以喘息一兩個小時,但「週休二日」後,週五週六家屬又「沒得喘」了,不是嗎?

因此,凡是環境許可,誰不會請外籍看護「代為孝順」?

我們的父母儘管早已符合某些失能等級的資格,但家庭自行長照已經很多年,也沒有考慮過請外籍看護,就像台灣許多人利用其他時間「順便照顧」家人,而有些人選擇請外籍看護的原因也讓人可以理解。我在9年前曾經措辭非常強烈的指責這是一種「奴工」制度,因為台灣人以極低薪壓榨她們,所謂「薪水有價孝心無價,而且不必給她們放假」,也對她們毫無同理心,像2005年4月30日,因SARS自和平醫院轉院的一名印尼籍外籍監護工在基隆長庚醫院辭世,她家屬無法取得勞保的死亡給付,因為她沒加入勞工保險。 而當今的政務委員,昔日的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當時也反對長照保險將雇用外勞納入給付。他說:

“ 先撇開照護品質不談,不是說國內失業率節節高嗎?政府不思考如何培植本土照護大軍,政策間接排擠本國勞工、引進外勞,「不是跟本國勞工作對嗎?」“ (長照 難不成也靠外勞撐?2009/05/31 聯合報報導)

蔡英文當總統前對此似乎有不同看法,因為她說「 外籍家庭看護工的勞動權益保障,應透過訂立專法或修訂勞基法給予保障;外籍家庭看護工休假期間,受照顧者及其家庭所需的服務替代,將會納入長照體系提供喘息服務等滿足其需求」,但實際上呢?

2016-01-04 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與工鬥團體會面所提議題之回應 翻攝自民進黨網站
2016-01-04 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與工鬥團體會面所提議題之回應 翻攝自民進黨網站

根據衛福部衛部顧字第1071962275A號函,開放長照需求第7、8級,且為「獨居」,或「主要照顧者為70歲以上」的個案其外籍家庭看護工「喘息」,家庭看護工工會理事黃姿華則質疑,政策限定要「重症」、照顧者年紀夠大、獨居,又只給6個小時,「這只是開他玩笑而已」,他認為,符合條件的雇主都會說,「6小時能幹嘛,放1天就不止6小時,重症病人能1小時沒人嗎?」。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對此強烈批評

「現在台灣的長照政策其實就是一個字,血汗。政府長期的不做為,讓許多移工、居家服務員、個別家庭得扛起龐大的照顧責任。然而台灣的失能者已高達78萬人,許多人就是需要全日的照顧。但政府沒有資源啊、長照接不住他們啊,就只好被迫讓照顧者血汗地提供服務。例如移工,他們許多人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全年無休地提供照顧服務。這完全是個弱弱相殘的局面。」

翻攝自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翻攝自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由於台灣長照仰賴的主要財源來自不穩定的機會稅如遺贈稅、菸稅等,而菸稅更有60%以上是由中低所得者負擔,蔡英文總統之前提「低價煙」政策,是不是要放棄長照了?更讓人心驚的是,根據行政院長蘇貞昌8月15日於院會拍板的109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長照服務經費,今年度編列19億元

19億元?

我問個案管理師說「你們醫院有一天會不會收掉這個業務?」,他說如果醫院有一天覺得有更賺錢的可能就不會繼續做了,他認為只要政府繼續砸錢這個政策就不會收掉,但長照常態預算只編19億元的當今政府,我們實在難以期待。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在2013年12月15日刊出一張照片很引人省思,表面上是「一級棒夭壽讚」,但同色的字體是「一級夭壽」,將近6年過去了,台灣的外籍看護工更多了,從2013年底的208081人到2019年7月底的258078人,今年7月還比6月增加快500人!

翻攝自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翻攝自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身為需求長照的家屬應該對政府表示感謝,但身為選民也希望政府正視問題:

我們的長照,究竟還能撐多久?已經有很多人撐不下去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柯文哲不可能成全侯友宜:選舉補助款比當醫生好賺多了,還可以豢養一群人

柯文哲選上台北市長時說八年內超越新加坡,現在第五年了喔

郭台銘說天天在練身體後會有期,其實柯文哲更該練身體!因為蔡英文政權選後可能會司法追究26件無心跳器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