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3的文章

住院與開刀經驗談8:林口長庚醫院的住院餐及陪病餐,有那麼難吃嗎?

圖片
這陣子我陪我媽到林口長庚住兩次院動癌症手術,兩次我都有吃到住院餐,第一次是她開刀那餐要禁食又沒取消訂餐,所以我有的吃。第二次有的吃是我訂了陪賓餐即看護餐,我不只一次聽到鄰床的說醫院餐看起來就很難吃,但我個人品嘗的感覺並不差,但與外面便當相比則是有重大差異的。 基本上,很多住院病人若單獨住院基本上會訂餐,可能也是他們 ” 必須 ” 的選擇,當然也有很多病人很討厭醫院餐,覺得不好吃,從這些住院餐的 ” 賣相 ” 來看,可能色彩配色不夠鮮豔,所以大家看了就倒胃口,不是迫不得已才不願意吃。 我們在家裡吃得非常簡單,所以到醫院吃這些住院餐還覺得不錯,因為住院餐通常會有一份肉類蛋白質及三種配菜,相對於我家一菜一肉來對比,已經蠻不錯了。 至於料理的調味方面,我煮菜都不放鹽只吃原味,只有在肉類放不多的鹽,所以我也不會覺得住院餐淡淡無味,外面賣的便當遠比我們吃的鹹。 我並沒有把每餐的菜都拍下來,只有拍了一次出院前早餐的餐點,由於我媽有糖尿病,所以醫院給我媽一個麵包當早餐,只有 355 大卡,看起來相當不好吃,有次我媽禁食我也吃到了,確實色香味俱差。 另外一個便當狀的是我的早餐, 1500 大卡,有紅蘿蔔炒蛋、麵筋、還有雪菜,這個紅蘿蔔炒蛋之中竟然混有蘿蔔乾,我吃了以後的感覺 ” 鹹的要死 ” ,菜的底下是稀飯,我上一次吃稀飯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附帶一提,我不喜歡吃稀飯,又燙升糖指數又高。我個人吃飯順序都是先吃蛋白質,接著是蔬菜,最後才吃醣類澱粉,而且已經很多年這樣吃了,所以我不喜歡單項飲食放過多的鹽。 這次醫院餐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主菜是魚的一餐,由於我隨時要照顧我媽,所以我必須吃得很快,這該死的魚是一種鮮豔紅色的魚,差不多巴掌大,刺又多又粗,很可能是水煮,反正就是魚的味道。由於我吃得很快刺又多,所以我不斷被刺到,這是我最討厭的一餐。 其他的餐點,我媽的糖尿病餐我也吃了兩餐,都是因為她開刀禁食我吃的,除了前述難吃的麵包外,另一餐我覺得倒還可以,總之就是營養均衡又清淡的一餐,算是合我的口味。 很多人住院特別是陪病者經常會利用用餐時間出外溜達,我是因為必須先餵我媽吃飯,又覺得醫院附近餐點不便宜之外還要等待,這期間若我媽呼喚,不就給護理師添麻煩了?所以這幾年來大概六次住院期間,我都是帶一大包麥片去那裏泡水吃,而且我帶的不是那種加了一堆調味的  CE

錫蘭Ceylan”台灣媒體的下限能有多低?”狂批三立林偉帆:媒體報導網紅的”問題”?蔡英文承諾錫蘭可以住在台灣的真相

圖片
錫蘭Ceylan因被三立林偉帆報導計畫離開台灣及批評台灣狗屎的新聞,日前以”台灣媒體的下限能有多低?”為題反擊,我發表過關於他兩個評論也被灌,看了他的發言後覺得他對媒體的選題與要求非常古典,全世界媒體報導取材老早就不以所謂”公共利益”為最高標準了,若以美國關於言論自由的理論來看,就算即使是色情的低價值言論也予以保障,無論錫蘭Ceylan怎麼認為他自己不需要被報導,別人要或不要報導你錫蘭Ceylan或任何人,其實都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 就像錫蘭Ceylan舉的例子俄羅斯總統普亭有一堆分身的假新聞,是特定媒體炮製的,這種毫無根據的捏造違反公共利益,而且被聲討,但該媒體有因此不能存在嗎?頂多是公信力被質疑吧! 換句話說,基於言論自由的保障,就算是假新聞,西方國家也會允許其自由流動,由言論自由市場去選擇。錫蘭Ceylan不斷批評台灣媒體的問題,其實最後留下來的聲音就是自由市場的抉擇,而且未必與絕對的真與假有關。 所以,不管是新聞是假新聞或愚蠢的新聞,或是政府教育人民說該新聞是假新聞,該新聞的真與假也未必絕對的真與假,至於有沒有價值,則是由自由言論市場去選擇最後的勝利者,這其中也未必有絕對的公道可言,也沒有所謂好新聞比壞新聞更有價值之別,因為有時候當代認為的假新聞,後來也有可能被檢驗是真的或相對真實,就像伽利略在面臨宗教審判時要被迫改變日心說的主張。 就算最高權力者認定什麼是假的、沒有意義的假新聞,也未必絕對是對的。 基於此,對於言論自由的保障,也就沒有所謂低價值言論”完全不受保障”的限制,而是不能完全抹殺某些言論,即使那些言論不受喜愛。 當然,發表言論的當事人若觸犯法律,就必須承擔責任。 因此,錫蘭Ceylan覺得自己受了三立林偉帆報導斷章取義的委屈,又認為他自己只是對自己的粉絲支持者講話,言下之意似乎媒體應該去報導更攸關公共利益的事件,而不是找他麻煩蹭流量。 錫蘭Ceylan這類關於媒體思維的”古典看法”,非常老派,也不正確。 先不論錫蘭Ceylan被三立林偉帆報導的問題,錫蘭Ceylan之前批評台灣鐵皮屋、所謂的”愛台灣外國網紅現象”時,引起大量網友叫好,我當時就討論過,這種”外國人講話比較棒”的現象值得探討,因為錫蘭Ceylan講的東西是無數台灣人老早就講到爛掉的議題,為何錫蘭Ceylan講就被熱捧,這種現象不能被媒體評論嗎? 錫蘭Ceyl

美國無證移民爭議:台美人若繼續排斥拉美移民,未來你們會被白人、非裔美國人、拉美人種族仇恨!Anti-immigrant

圖片
拜登改變川普仇視移民及邊界蓋圍牆政策,全世界已有五十萬無證客堂而皇之進入美國,這些人消耗各州大量預算,如紐約市每天為他們就要花四百美金管吃管住,我看了非常感動美國人權偉大,但台美人在世界日報大酸” 拜登無證客政策大逆轉 唾面自乾”、” 拜登政府允47萬委國無證客合法就業 恐再掀偷渡潮”!奇怪了,你們之前說有中國無證客到美國證明美國制度比中國優越,現在全世界都愛美國,美國人應該高興到死掉才對!? 就像歐洲接納了千萬烏克蘭難民,美國對五十萬無證客應該更開心啊,人數比烏克蘭難民少那麼多,美國的台美人心胸不應該那麼狹窄,還要放煙火才對! 我們看看世界日報談美國人對無證客的大好處: “紐約市這些大城市都是「庇護城市」,自訂庇護法規,不但可依法拒絕與聯邦政府合作執行移民法,也不得向移民局舉報非法移民無證客,還要依庇護法規提供食衣住行給無證客家庭或個人,包括子女就學。 …九月邊界小鎮伊格爾帕斯市(Eagle Pass)短短幾兩天自墨西哥湧入數萬無證客,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德州繼續向紐約市運送無證客,至今紐約市有近12萬無證客,市府要為每名無證客管吃管住,每天近400元,同時要為無證客子女準備入學,9月要在本就擁擠的學校,增加安置2萬名小學生,紐約市為容納無證客,迄今已花費20億元。” 我已經陸續看了一些相關新聞,但看到台美人話中帶刺,我就覺得美國作為移民大熔爐,這些台美人怎麼可以先來排斥後到,想當年那麼多從台灣去的人到美國跳船,美國人還不是放開胸懷接納?以前華人開洗衣店、餐館犧牲上一代成就下一代,這個美國夢可以只有亞裔移民獨享嗎? 又像另一則新聞” 傑佛遜高中招生涉歧視 同源會聲援維權組織上訴”也讓我對這些亞裔移民很反感:因為維吉尼亞州傑佛遜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於2020年底更改招生辦法,取消標準化考試的衡量依據,改為替每所初中全校學業表現最優學生保留錄取資格,並納入「經驗因素」考量,例如學生是否家境貧寒、英語並非母語、就讀初中是否長期以來升學率較差。基於此,新規在2021年實施後,亞裔學生比例從73%驟降至54%,非裔、西語裔和白人都有明顯增加;因此許多亞裔家長反對該新規,並組成「TJ聯盟」(Coalition for TJ),並訴訟

賴清德搞長照2.0長照3.0的問題:從蔡英文找林萬億、把母親丟包父親又把父親丟包外勞反對長照保險到底的林萬億談起

圖片
柯文哲談長照保險後, 搞爛台灣長照的林萬億又投書自由時報 , 再次被沈政男醫師打臉 ,我之前提過林萬億把父親丟給母親老老照顧又把父親丟給外勞,最特別的是沈醫師提出數據說兒子做為照顧者比例已超過女兒及媳婦了,剛好我對相關議題都有討論過,所以簡單提一下相關資料,再次談一些我的看法。 必須作為前提的是,沈政男醫師有一段資料太有意思了,他說: “ 附圖是桃園統計這幾年接受長照 2.0 服務家屬的關係分布,雖然只是桃園,跟全國應該不會差太多。 你可以看到,失智失能老人家是誰在照顧? 是兒子啊!給媳婦照顧的只有八趴。給兒子照顧的多過給女兒照顧。女兒與媳婦加起來的比例跟兒子差不多。 怎麼會說,「給家屬現金,等於鼓勵女性家屬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家」? 任何位在照顧現場的人都知道,台灣社會已經沒有「媳婦照顧婆婆」這回事了! 可見林萬億根本不懂長照現狀。 ” 我找到相關資料,是桃園市的 ” 107  至  109  年長照服務主要照顧者性別分析 ” ,以下簡單分析一下: 一、台灣長照災難的起源,外行領導內行,不在照顧現場的人盡情放狗屁 我之前就提過,林萬億已經承認他要父親老老照顧母親,母親過世後又把父親丟包給他口中的 ” 外勞 ” ,我看到沈政男醫師經常用一個詞 ” 照顧現場 ” ,沒在 ” 照顧現場 ” 的人亂搞的垃圾政策,就是台灣長照災難的起源。 這些災難延伸到學術界,就如我之前提到陳正芬教授大讚長照 2.0 滿意度 93.7% ,如果陳正芬教授有真正長期照顧失能等級八級的家人,就會知道喘息嚴重不足、量能嚴重不足,哪裡還有機會給妳去象牙塔誤人子弟? 二、媒體鬼扯蛋,假掰女性做為家庭照顧者的災難,蔑視男性照顧者的比例 媒體在報導長照時,不學而有術,經常毫無根據的就一口咬定女性因為長照而犧牲一切然後死得很慘的刻板印象,舉例來說, 2021 年 聯合報 報導 負責長照的女兒辭職照顧父親多年後,因與弟弟共住的房子被拍賣又無法回到職場,變成無收入無住所的赤貧階級云云, 好像女性為長照付出最多,然後政府的鬼扯蛋政策制定者與研究者也會借題發揮亂弄一番,聲稱長照害死女性云云 。 這些 不學而有術的爛媒體的相關研究統計資料在哪裡,被桃園資料打臉了吧? 三、「給家屬現金,等於鼓勵女性家屬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家」純屬虛構